劉慧霞先進個人事跡材料
劉慧霞,清華附中地理教師,教齡32年,曾多年擔任史地教研組長,清華大學基層委員會副主委。自1997—2007年任清華附中教科研室主任,期間致力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和培訓。2007年辭去主任一職,并從那時起憑借多年積累的教學和教育管理經(jīng)驗,開始組織附中老師持續(xù)性地進行教育支教活動。
開始時帶著民進清華附中支部的老師一起到北京北部郊區(qū)的山后鄉(xiāng)蘇家坨中學等進行調(diào)研尋找支教的學校;汶川地震后劉老師代表民進清華附中支部向民進北京市委提出申請希望到災區(qū)中學為震后教學恢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雖因客觀原因未能成行,卻因此契機很快在市委的幫助下與北京郊區(qū)延慶二中結(jié)對支教,從2007年至今未曾間斷。
延慶二中是一所由職業(yè)學校改建成的中學,缺少基礎教育的學科老師,教學水平亟待提高。二中校長開放辦學的思想與附中優(yōu)秀的師資隊伍一拍即合。每學年的9月為啟動時間,聘任附中各學科教師為指導專家,并詳細做出一年的支教計劃。
在每次去二中之前都會通過電子郵件把每一學科希望解決的教學問題和需要討論的教學重點確定下來,附中老師在去之前充分備課,到達二中后立即進入高效率的交流討論。每次支教活動從確定內(nèi)容、學科教師,到訂車、通知時間、早飯、午飯、路上的零食等等,充分準備一應俱全,老師們快樂的就像是去赴約,要趕第一節(jié)課的時候大家都要5點多從自己家出門,6點在附中上車。
劉慧霞老師與支教老師商量把二中給老師們的有限勞務費拿出來,給二中老師和學生購買圖書,她還把在附中組織的教師讀書會帶到了二中,下班后坐火車趕往二中利用晚上時間組織二中老師讀書。暑假她到二中地理老師家住下以便充分交流,也請二中的地理老師在參加完附中讀書會或課題會后,留宿在自己家進一步討論。學習、研討、生活、情感融為一體。
幾年來附中有40多位老師持續(xù)參加二中支教活動,絕大部分是特級教師和高級教師,這些老師大部分是附中各學科教研組的組長或高三年級的教學組長。強大的教師隊伍,合理高效的時間安排,有針對性的學科內(nèi)容的交流,教師面向全體學生的講座,以及二中教師到附中分學科聽課交流等活動,在二中領導真抓實干和二中老師努力拼搏下,二中成績直線提升,從在全縣后面的一所學校到2013年高考成績六項全縣第一,九項全縣第二,令人興奮不已。
劉慧霞老師還積極參加清華大學扶貧辦的暑期支教活動,每年都為暑期奔赴全國各地支教的學生做教學指導,包括適合初高中的教學內(nèi)容、應注意的教學方法、如何寫教案等。并親自帶領來自港澳英美的大學生及清華大學生組成的支教團到全國300個貧困縣之一的河南新鄉(xiāng)的中學去支教,在酷暑中每天三個單位時間做教師培訓,并為當?shù)貙W校自費購書建教師讀書室。
幾年來她多次參加和組織老師到河南、廣西、內(nèi)蒙古等地進行支教活動,在清華附中培訓中心和清華大學繼續(xù)教育學院為來自全國各地的老師做培訓,其中參與式教學、教師讀書會、和教師如何做研究,三個內(nèi)容成為培訓的傳統(tǒng)項目。
劉慧霞老師從2007年辭去清華附中行政職務和北京市學科帶頭人頭銜之后,利用自己多年積累的學術(shù)能力和教學經(jīng)驗,組織附中教師開展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組織清華附中教師讀書會(2008年到現(xiàn)在每學期平均4本書)、近3年為附中工會和學生開設花茶禪選修課和插花展、為清華街道辦事處舉辦花茶禪講座,弘揚傳統(tǒng)文化。在2014年高考中與其他老師一起努力,為附中摘取到北京市文科狀元桂冠做出地理學科的貢獻。
劉慧霞老師多年來堅持不斷的讀書學習和個人修養(yǎng),做事持之以恒善始善終淡泊名利,在出色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盡最大努力帶動民進會員和周邊老師為社會多做奉獻,并在上述豐富的活動中吸引考察附中多位優(yōu)秀教師加入到民進組織。她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強敬業(yè)、厚德有為”的民進清華大學基層委員會的會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