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玲:躬耕杏壇無怨悔, 履職盡職為人民
曾有一位記者這樣對她采訪:“你在3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是如何取得這些業(yè)績的,贏得這么這么多榮譽的?”她是這樣回答的:“人生有許多追求,但我時刻不忘自己的第一社會角色是語文教師,做有益于學生成長的優(yōu)秀語文教師是我畢生的追求。榮譽是付出辛苦后社會給予的回報,兼職是時代賜予自己的機遇,地位是黨和人民對自己的鼓勵。不管頭頂上的光環(huán)多耀眼,自己的本職工作是語文教師,把做好語文教師作為自己的立業(yè)之本,并且力求做得完美?!边@些話正顯示了董美玲在職業(yè)與理想層面的特別之處。她對語文教學的熱愛達到了時時、事事、處處不能忘懷的程度:一個精彩的影視鏡頭,一次深刻的生活感悟,一條熱點的新聞素材,一句耐人尋味的名言,一個人富有個性的舉手投足,一個難忘的生活場景——都會碰撞到她敏感的職業(yè)神經,都會與自己所教的語文課鏈接。無怪乎她的學生這樣評價:“上董老師的課,課前有一種期待,課上是一種享受,課后有一種回味”。陽泉教育學院的原副院長李彥良曾聽過她的課,曾特意寫文章在《陽泉教育》發(fā)表,《教在創(chuàng)新,學在快樂,功在勤奮》——賞析山西省特級教師董美玲的特別之處。其中有這樣一段評語:
精心設計教程,把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常規(guī)訓練注入了最鮮活的內容,真正體現(xiàn)一個“活”字?!盎睢痹谝顑热葸M課堂;“活”在老師組織教學的方法靈活多變;“活”在多項訓練內容有機有趣結合。語文教師的教學功底在日常的教學磨練中已淬火成鋼?!?/p>
董美玲不僅在教學上成績顯著,而且在政治上積極進步。曾任過省人大代表,現(xiàn)任城區(qū)政協(xié)副主席,民進市委委員。她沒有因為社會兼職多、會務活動多而誤過一節(jié)課,她總是和其他老師協(xié)調,或提前或推后,有時候,一天要上五六節(jié)課 ,口干舌燥,腰酸腿困。有時候掐著時間去開會,既不耽誤開會,又不要影響教學,這是她這些年始終堅守的原則。
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董美玲還積極參加公益教育活動。從2001開始,她參加了陽泉市組織的“名師送教”活動,去教育資源薄弱的邊遠鄉(xiāng)鎮(zhèn)講課、評課、舉辦講座。盡可能地在有限的時段內,把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無私地展示給鄉(xiāng)鎮(zhèn)的師生們。她所講課文以新穎有效的教法、獨特可行的學法,贏得了所去學校聽課師生的高度評價。聽課的師生們深深地感受到“特級教師”不只是一紙榮譽,而是承載著師德、師能具體可感的化身。
1997年,董美玲光榮當選為山西省第九屆人大代表,這讓她在倍感榮幸的同時,又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擔子。在她連任三屆省人大代表的任職期間,如何發(fā)揮好代表作用,是她經??紤]的問題。業(yè)余時間,她認真學習作為一名人大代表應該具備的相關知識,積極參加省、市組織的代表培訓活動。每一次會議、調研、視察活動她從未缺席。每次開會之前,她都要提前認真準備好意見、建議的詳細內容;在討論期間,她積極發(fā)言,把群眾的呼聲、基層的意見建議反映上去;會后,她再把開會的精神帶回基層,傳達好,落實好,充分發(fā)揮了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
15年來,董美玲提出近百條意見建議,作為陽泉教育部門中小學系統(tǒng)唯一的省人大代表,她提的最多、印象最深的還是有關教育這一方面的建議。
前幾年,不少中小學校為追求尖子生的社會效應,開設重點班。這樣孩子們一進學校就被區(qū)分成三六九等,很容易使學習較差的學生產生揮之不去的自卑感,對他們的終身發(fā)展極為不利。針對此種情況,董美玲多次提出“應取消開辦重點班”的建議,以實現(xiàn)教育公平。如今,這種分班不合理的做法基本上取消,尤其是在近幾年城區(qū)已采用計算機分班,更顯公開,公正,可謂“陽光分班”??吹竭@種可喜的局面,她感到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為此所做出的努力是富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