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進黨派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之我見
2013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zhàn)略高度,充分肯定了黨外人士提出要做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wèi)者的思想認識,強調要進一步增強黨外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據(jù)此,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lián)共同決定,開展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以下簡稱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習實踐活動貫穿本屆任期,并以活動為主線,帶動各項工作開展。在民主黨派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深化新一輪政治交接的必然要求,是增進政治共識的核心內容,是今后一個時期民主黨派工作的重要任務,意義重大。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習實踐活動在民主黨派各級組織和廣大成員中取得扎扎實實的效果呢?我認為,首先要把握好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為什么”、“要抓什么”、“該怎么抓”三個問題。
一、把握“三個需要”,解決民主黨派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為什么”的問題
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各民主黨派科學應對當前不斷發(fā)展變化的新形勢、新問題、新挑戰(zhàn),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必然要求和自我選擇。
(一)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民主黨派承擔共同政治責任的“歷史需要”
20世紀50年代中期,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毛澤東提出,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要進行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的第二次結合,找到在中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正確道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chuàng)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經(jīng)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等一系列基本問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承、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提出科學發(fā)展觀,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共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共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事實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對了,是一條富民路、強國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不斷創(chuàng)造“中國奇跡”,彰顯“中國優(yōu)勢”。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各民主黨派事業(yè)發(fā)展的唯一選擇,也是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實現(xiàn)政治抱負的必經(jīng)之路。今后,各民主黨派還要和全國人民一道在這條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進一步強化做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和捍衛(wèi)者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切實增強“三個自信”,凝聚政治共識,鞏固政治道路認同、奮斗目標認同、文化價值認同。
(二)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民主黨派科學應對當前形勢變化的“客觀需要”
當前,改革開放進入關鍵時期,各種社會思潮和思想意識呈現(xiàn)多樣、多元、多變的發(fā)展態(tài)勢,給民主黨派的自身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一是不同形態(tài)的文化思潮、價值觀念相互交織,不同形態(tài)的政治意識、政治制度相互影響,使得民主黨派成員思想觀念復雜化多樣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二是在我國實現(xiàn)經(jīng)濟大發(fā)展的同時,由于社會階層的不斷分化,各種不良的社會現(xiàn)象呈泛濫之勢,人們內心的道德良知和道德底線不斷受到?jīng)_擊與挑戰(zhàn),使得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日趨多元化。三是一些民主黨派成員在社會生活中各種負面思想和價值觀影響下,政治理念、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顯現(xiàn)出多樣性和復雜性,尤其是西方多黨制、兩黨制、議會制等政黨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得他們在思想上產生了一些困惑、疑慮和消極情緒。
作為與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在紛紜復雜的形勢下抵御各種不同思潮的影響和各種錯誤思想的迷惑,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堅定,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擺在各民主黨派面前新的任務和課題。這需要各民主黨派不斷提高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履職能力,進一步凝聚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的共識,依托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從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支撐,探索和回答新的歷史條件下面臨的新問題,不斷增強廣大成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切實承擔起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捍衛(wèi)者的政治責任。
(三)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是民主黨派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的“現(xiàn)實需要”
當前,各級黨委、政府越來越支持、越來越重視民主黨派工作,在擬訂重大政策性措施、重大建設項目論證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征求民主黨派的意見,這既是有利條件,更是壓力。各民主黨派要想不負重托,以更高的履職能力、更佳的履職成果來回應這些要求和企盼,首先就要按照參政黨自身建設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要想實現(xiàn)自身建設科學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的重點就是以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為主線,將其作為聚焦點、著力點和落腳點,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學習實踐活動,凝聚思想共識、傳承政治薪火、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鞏固政治基礎、加強自身建設。使廣大民主黨派成員,特別是各級領導班子和骨干成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普遍提高,道路、理論和制度自信進一步增強;對多黨合作制度優(yōu)越性的認識普遍提高,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增強;對民主黨派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性質、地位和歷史使命的認識普遍提高,履行參政黨職能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對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普遍提高,民主黨派組織向心力凝聚力進一步增強。
二、突出“四個明確”,解決民主黨派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要抓什么”的問題
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各民主黨派成員首先要深刻認識開展這一活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在行動上有的放矢,在措施上扎實有力。
一要明確活動主題。學習實踐活動的主題,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共和各民主黨派以及全體人民經(jīng)過長期奮斗尋找出來的,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實踐的總結,凝結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中國夢的必由之路。開展學習實踐活動,要將這一主題貫穿到學習實踐的全過程,體現(xiàn)在各方面。通過學習,不僅要看到改革發(fā)展的輝煌成就,也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改革發(fā)展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問題,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影響,凝聚起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廣泛思想共識。
二要明確活動對象。學習實踐活動的對象,就是各民主黨派廣大成員,其中的重點是各級黨派組織領導班子成員和代表人士隊伍。只有各民主黨派領導班子成員和代表人士隊伍深刻認識并高度重視學習實踐活動的開展工作,當好表率,親自抓、帶頭學,才能保證活動推進力度和深度,從而使全體民主黨派成員明確方向,胸懷大局,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以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開展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學習實踐活動之中。
三是明確活動內容。學習實踐活動的核心內容,就是認真學習中共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共十八大精神,歸根到底,就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立足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創(chuàng)見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為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開展學習實踐活動,重點要引導廣大民主黨派成員,切實把握中共十八大提出的關于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新思想、新要求,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內涵,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方針政策、執(zhí)政理念和治國方略。
四要明確活動目標。學習實踐活動的目標,就是深化政治交接,促進全體民主黨派成員進一步凝聚政治共識,不斷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鞏固政治道路認同、奮斗目標認同、文化價值認同,切實承擔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親歷者、實踐者、維護者和捍衛(wèi)者的政治責任。一方面,要通過扎實的政治理論學習、民主黨派章程歷史學習,激勵廣大成員傳承黨派優(yōu)良傳統(tǒng),擔當起民主黨派成員的政治責任。另一方面,要把學習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通過學習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提升開展會務工作的效率,增強履行職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