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敘倫(1885—1970年),字夷初,晚號石屋老人?,F(xiàn)代學者、書法家,新中國首任教育部部長。他刻苦自學,致力于六法訓詁、經(jīng)史、韻文兼治新學。沈尹默先生曾評價他:“博覽群書,著述不輟,臨池弄翰,特其余事耳。三十年前見其筆札,已極清勁之致,為時所推,稱為善書?!?/div>
馬老的母親知書達理,再苦再難也要供他念書,馬老不負所望,不僅精于書法,還著有《說文解字六書疏證》、《六書解例》、《論書二十首》等,1931年商務印書館石印本的《六書解例》,全書四卷均懸肘以蠅頭小楷工整謄寫,令晚輩佩服不已。
馬老書法的特征與內(nèi)涵可以從他的學書歷程、美學特征、書寫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方面去理解。書法是以漢字為基礎、用毛筆書寫、具有四維特征的抽象符號藝術,具備“對立統(tǒng)一”這個基本規(guī)律,又能反映其人的精神、氣質(zhì)、學識和修養(yǎng)。
馬老在書法方面啟蒙較早。在學期間,他對國文、歷史、掌故等課得心應手,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半年之內(nèi),連升兩班。一年之后就升為特班生。當時他想,自己“總算生長在仕宦之家,幼年曉得文天祥是個狀元宰相,盡忠報國的人,很羨慕他,所以也想中狀元,做宰相”。就書法而言,和少年學習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馬老當時學習書法發(fā)展史,識得早期文字:甲骨文、象形字、金文、漢簡隸書、秦朝篆書、唐朝楷書、行書、草書,還有名家書法字帖:王羲之、柳宗元、趙孟頫、歐陽詢、米芾等。很短的時間里他掌握了書法的對稱、均衡的規(guī)律,以及用筆、結字、章法的一些規(guī)律性因素。而且,在線條的組織、筆畫的起止變化方面已帶有明顯的文人墨書韻味。簡單來說,文人書法就是:書法中帶有文人之性質(zhì),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書法中考究藝術上之功夫,必須于書法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文人書法之價值在于“書法外”的“文人感想”,而不是“書法中”的格局技巧等“藝術上之功夫”,文人書法的價值亦不在于書法本身,而在于書法之外的文人氣象與寄托。如,書圣王羲之就是文人書法,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描繪了蘭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會的樂趣,而不是炫耀書法技巧,與馬老一致。馬老書法多為內(nèi)容大于形式,很多自作詩說明了這一點,亦屬于文人書法范疇。
馬老習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jīng)歷由甲骨文、姞氏簋銘文(金文)、正始石經(jīng)(三體石經(jīng)—小篆)、秦權銘文(秦始皇詔書40字)、石鼓文(大篆)、龍藏寺碑(楷書)、趙孟頫字帖(行楷)、王羲之字帖(行書)、草書等階段,依次演進。
甲骨文歷史追溯到商朝,距今已有約3600多年的歷史,甲骨文是目前所見到的最早的成系統(tǒng)的文字。馬老書寫甲骨文包含了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筆法、結體、章法無不備至。筆法有粗細、輕重、徐疾的變化,結構隨體異形,任其自然,章法錯落多姿而又和諧統(tǒng)一。
馬老繼甲骨文之后,習寫金文。他書寫的西周金文銘文《姞氏簋》是嚴格臨寫,沒有個人風格體現(xiàn),也沒有夸張個性的用筆,足以體現(xiàn)馬老治學和為人的嚴謹性。
馬老書法習練階段第三部《正始石經(jīng)》,以古文(古篆)、小篆、隸書三體詮釋,謂之“正始三體石經(jīng)”。此塊刻石現(xiàn)存文共11行,110個字,古篆36字,小篆39字,隸書35字,銘文為《尚書·周書》內(nèi)容。
馬老書法習練階段第四部《秦權銘文》,為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頒布的詔書,全書共40字,鑄刻于各類國家標準器物上頒行各地。秦權主要有三種形式,分別為秦權錢、秦權秤、秦權壺。馬老就是書寫了其中一種秦權秤砣的實物與墨跡拓本這40個字的《秦詔版》,其中漏寫一字“乃”,不知為何用意。
馬老書法習練階段第五部《石鼓文》,石鼓文全部共十鼓,馬老書寫的為第四鼓《鑾車鼓》是描寫秦王率軍征戰(zhàn)的場景,全文共72字。
馬老習練書法后開始轉(zhuǎn)變?yōu)闀▌?chuàng)作階段,習六書識百家引古詩,贈予親朋好友雅正留念。小篆是馬老常用書體之一,小篆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經(jīng)李斯等人整理簡化,秦國通用標準文字。馬老用篆書小篆書寫李煜的《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詩詞,用筆停勻,圓健遒勁,結體平穩(wěn),上密下疏,沉著舒展。既體現(xiàn)了秦王朝一統(tǒng)天下精整、威嚴的總體風貌,又反映了文人墨客對書法作品克制、理性的仁和中庸之道的審美心理。
馬老楷書從龍藏寺碑起,后加入行書筆法,形成獨特風格,又顯風骨??瑫旧碛呻`書發(fā)展演變而成,但馬老隸書作品不多,大多以行楷面貌示人,因其形體方正,用筆沉著雄渾,被傳為佳話。
馬老的行書是介于真(即楷)草之間的一種書體,體現(xiàn)了其實用性,所以馬老留世出版的書法作品多為行書,馬老年輕時曾專攻歐陽詢《九成宮》和趙孟頫書法,后又學王羲之、褚遂良、米芾等名家,所以書法風格清逸超群。加上書寫內(nèi)容為自作詩詞,更是體現(xiàn)了行書的闊達韻味。
從藝術難度上說,書法中應數(shù)草書最難。當然,這也是相對而言。草書歌訣中開頭即為:“草圣最為難,龍蛇競筆端?!瘪R老草書自作詩《春日偶憩兆豐花園》,多有王羲之用筆氣韻。從頭到尾一氣呵成,十分流暢,但是詩中多少流露出對自己學書的感傷和自我書法境界的孤獨。
馬老的運筆方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內(nèi)容:運筆方式、執(zhí)筆方法、運筆要領、書寫姿勢、永字八法。運筆方式有三種:指運法、腕運法、肘運法。書法家張廷相曾經(jīng)說過:“運筆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最值得一說的就是馬老的懸腕懸肘懸臂,無論大字小字,作書腕肘并懸,指臂齊運,書楷、行,顯秀麗更含勁健之姿,清遠簡穆,風神俊朗。馬老主張寫字從寫壁入手:“寫壁實為無上善法。茍能書壁,則桌上懸肘作書,絕無難矣。”盡管馬老受王字的影響不小,但他對后人學王字卻表示了極大擔憂。他說:“后人作王字,皆失之俗,失之薄,俗者多矣,薄者如董香光王夢樓皆是也。然薄猶可醫(yī),俗不可治也?!?/div>
馬老學識淵博,尤其對古文字學造詣很深。他曾兩度擔任北京圖書館館長,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寫過200多萬字的《說文解字六書疏證》、《莊子義證》、《老子校詁》、《列子偽書考》、《讀金器刻詞》、《石鼓文疏記》等多部專著。另有《馬敘倫詩詞選》、《馬敘倫墨跡選集》、《馬敘倫書法選》等。馬老的《論書二十首》中有一詩云:“北碑南帖莫偏標,拙媚相生品自超。一語爾曹須謹記,書如成俗虎成貓?!弊憧梢婑R老的人文主義精神。
從馬老的書法作品看,集精、氣、神于流轉(zhuǎn)頓挫之中,黑白相間、疾徐吞吐,一片胸臆淋漓。字字有根、筆筆有源,或古拙、或秀媚、或端雅。方與圓、收與放、疏與密、剛與柔、實與虛、奇與正,其意境無限、美妙無比。可以說,馬老書法歸于明賢文人書風恰到好處。
?。?025年1期)
作者:□賈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