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2005年提出申請,2006年加入民進組織。至2025年已近20年。
我是安徽桐城人,第一份工作是在老家農(nóng)村中學當老師,當時鄉(xiāng)鎮(zhèn)還沒有民主黨派。2000年,我考入桐城市政府辦公室當秘書。幸運的是,2003年,我參加江蘇常州面向全國公開選拔領導干部考試,順利通過,于是到蘇南工作。
人是要有組織的。在桐城工作時發(fā)生的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一次赴合肥參加某個單位的招聘活動,我住在一位親戚家里,閑聊中他說自己是民進會員。那個時候我對民進了解甚少,他見我有些茫然,說趙初樸先生是民進創(chuàng)始人之一。我如夢方醒。又想到這位親戚以前被分配到一個山旮旯里任教,也是一步步考到合肥工作的。在我的心目中,他就是一個勵志哥,一滴水可以映射太陽的光輝,民進組織里原來都是像他這樣積極上進的人啊。于是,在我的心里,就將趙樸初、民進和他聯(lián)系在了一起。
來到常州,天高地闊。工作安定后,我一個電話打到民進常州市委會辦公室,被組織約談見面,了解情況,諸事都水到渠成。
在組織中,就要盡自己最大能力發(fā)揮作用,而不能碌碌無為默默無聞。我入會的第二年,市委會有個調(diào)研課題讓我執(zhí)筆。我參加調(diào)研,在起草調(diào)研報告時不斷查閱資料,初稿完成后又請教專家,最終順利完成任務。
我真正融入民進是在2019年。到常州后,我先后在常州市體改辦、發(fā)改委、黨史工委(地方志辦公室)工作16年。2019年,市委會機關因有干部轉(zhuǎn)崗,組宣處工作出現(xiàn)斷檔,市委會向我發(fā)出召喚,我隱隱有一種舍我其誰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于當年6月來到本崗位工作至今。
剛來時,組宣處只有我一個人,既要發(fā)展會員、培訓會員,做好組織工作,又要從事宣傳報道工作,面對方方面面的考核,確實感到有些左支右絀、摩頂放踵。
我樂于從事宣傳工作,在老家時,我業(yè)余時間就寫過大量宣傳稿件,年年被桐城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社評為優(yōu)秀通訊員,所以做宣傳是與我的愛好相吻合的。幾年來,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常州民進的宣傳工作一年上一個臺階。2023年10月,民進中央召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民進江蘇省委會宣傳處處長許昆峰力薦我上臺交流,這讓我終生難忘。同時,省委會舉辦的宣傳骨干培訓,許昆峰處長每次都讓我作經(jīng)驗介紹。上級給予的肯定,讓我時時不敢懈怠。
除了宣傳工作,參政議政工作我也不甘人后。院士蔡旭是著名的小麥育種專家,常州人,常州城內(nèi)有他的故居,但了解的人并不多??茖W家的影響要廣而告之,為此我寫了一條信息向市領導反映。2024年12月, 我執(zhí)筆的《關于將公交“健身路西橫街站”更名為“健身路西橫街站(蔡旭故居站)”的人民建議》,經(jīng)市信訪局征集辦編發(fā)成《簡報》呈閱給市領導批辦后,市交通運輸局迅速落實,建議已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成果。
處處留心皆學問,參政議政也是如此,我的參政議政線索均來源于生活。比如,眾所周知,外賣小哥送東西是有時限的。他們往往來去匆匆。我在小區(qū)里經(jīng)常遇到外賣小哥詢問樓號,因找不到確切樓號,為他們送貨上門帶來很大不便。據(jù)我觀察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小區(qū)里樓號設置存在較大問題。于是,我撰寫了《將樓號標識設置得更醒目》的建議,常州市人民建議征集辦以人民建議簡報2025年第一期形式刊發(fā),相信此事會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行文至此,讀到陸游《湖上遇道翁乃峽中舊所識也》一詩中,“細思合辱先生友,二十年來不負天”。 “二十年來不負天”,說得太好了。就政治生涯而言,民進就是我的“天”,我加入民進近20年,我不負這片“天”,今后我依然會在這片晴朗天空下精耕細作,夕惕若厲!
?。?025年3期)